創傷骨科老年髖部骨折綠色通道告別傳統“過去式”
老年髖部骨折(也是我們俗稱的“大胯骨折”)怎么辦?針對高發的老年髖部骨折,近期,我院骨科三病區(創傷骨科)開設了老年髖部骨折綠色救治通道,使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在短時間內接受微創手術治療、快速康復,讓老齡患者們自己盡早能站起來。
據了解,髖部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見的骨折類型之一,在大眾眼里更是被稱為“人生最后的骨折”,隨著人口老齡化 ,髖部骨折發病率逐年上升,其主要原因大部分是由老年人摔傷導致的股骨粗隆間骨折、股骨粗隆下骨折和股骨頸骨折。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各種內科疾病,如果采取保守治療,治療期間,患者長時間臥床,常常又會出現一系列嚴重的并發癥。因此,老年髖部骨折保守治療致死率及致殘率相當高,生活質量幾乎無從談起。
按照日常觀念,老人摔傷髖部骨折以后,一般家屬可能會優先選擇為老人貼膏藥止痛,先讓老人少受罪。這樣考慮似乎也是有道理的:送醫院手術治療,那可是有些時日的,且不說患者老齡化,單說這髖部骨折那也算是大手術,各種化驗檢查、內科會診、先治療基礎老年病是必須的,沒個一周下來的準備基本是沒法安排手術的。
日前,76歲高齡的王老不慎摔傷了髖部,導致“右股骨粗隆間骨折”,在我院骨三科完成了“右股骨粗隆間骨折閉合復位髓內釘內固定術”。手術依然是微創內固定,較傳統治療不同的是,從老人摔傷骨折到上手術室僅用了3天不到!老人狀態良好,已康復出院。目前,我院骨三科已經依據“老年髖部骨折綠色通道”模式開展10余例手術,均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效果。
我院骨三科主任徐林介紹:由于老年人身體衰弱,心、肺、肝、腎、腦等重要器官功能減退,約70%的老年人存在1~2種、20%存在3種及以上內科合并癥,給手術治療帶來較高的風險,所以,老年髖部骨折患者需完善多項術前檢查。按傳統模式診療,患者術前待床時間遠超過10天,對患者的術后恢復,功能鍛煉及術后生存率均有很大的影響。我科老年髖部骨折綠色救治通道的開通,自接診開始即進行相關檢查和會診,為患者整合相關科室醫療資源,優化醫療資源和流程,優化術前檢查,合理選擇治療方案,快速診療、立即手術,縮短了患者術前待床時間及住院時間,提高患者滿意度,術后再結合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下促進手術病人術后康復,更好地為患者提供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
徐林表示,目前手術均采用微創手術為主,手術安全、出血少、無血栓、費用少、早進食、輸液少、早下地、管道少、早康復,開展老年髖部骨折救治綠色通道建設,并不是擴大手術適應證,而是規范化、系統化老年患者的救治流程,從而更有效地提高療效。老年髖部骨折綠色通道的開通不僅僅代表著我院骨科手術技術的成熟,同時更是醫院綜合實力的體現,是我院多學科共同協作努力的結果。
健康咨詢電話:13885269845 徐主任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